关注主办方微信,了解更多展会信息
主办方联系方式:
名称:中国锻压协会
地址: 北京昌平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
邮编:102206
电话:010-53056669
传真:010-53056644
邮箱:
metalform@chinaforge.org.cn
动态/资讯

江苏“港口放量”延续10个月 折射经济运行三大信号

发表时间:2010-02-26 14:11:50; 来源:

来自省交通运输厅的最新快报显示,新年首月,江苏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大幅增长,最小增幅超过24%,最大则达70%以上,继续保持了去年二季度以来的良好态势,实现了“开门红”。江苏从去年4月以来呈现的“港口放量”,已经延续10个月。其背后,释放出了怎样的经济运行信号?记者就此对我省部分港口进行了调研采访。

信号一:进出繁忙,见证“经济景气”不断回升

正月初五,“信任”号大型货轮满载17.4万吨进口铁矿石,靠泊连云港港口,卸货作业、装车疏运。

连云港港口集团有关同志告诉记者,春节期间,连云港港每天都有20多条船舶在泊作业,每天的货物吞吐量都在33万吨以上;有5条开普敦超大型船舶进港,接卸进口铁矿石量达76万吨;有10条煤炭船舶进港,装卸煤炭达30万吨。

而来自常熟港的消息同样令人振奋:新年首月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20万吨,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77.6万吨,集装箱吞吐量3.25万标箱,同比分别增长79.8%、117%、94.6%,再次刷新开港以来首月生产最好纪录。

这两个港口,只是江苏众多港口繁忙图景的一个缩影。事实上,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,江苏各大港口即开始“触底反弹”:货物吞吐量大多由第一季度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,外贸货物吞吐量逐步回升,江阴港成为我省第5个“亿吨大港”,全省港口货物吞吐总量继续雄居中国大陆第一位。

国民经济发展链条中的一个必然规律是,经济繁荣时,对运输的需求必然旺盛,反之则减缓。港口吞吐量因此被公认为重要的经济“晴雨表”。省发改委交通处处长赵良元表示,我省港口吞吐量的走势变化,可以解读为:我省及相关地区的经济景气度正在不断回暖。

信号二:止跌回稳,折射“扩内需”政策行之有效

省交通厅港口局的同志对去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“画”出的戏剧性曲线记忆犹新:“去年前3个月,全省港口吞吐量连续负增长;到4月份止跌回稳,5月份以后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,6月份单月实现了同比增长。”而从全年数据来看,2009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了14%以上的同比增长。

江苏港口的强劲复苏态势,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堪称“首屈一指”。从上海组合港管理办公室发布的相关报告中,记者了解到,2009年江苏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的增速高于上海和浙江港口分别约为10%与5%,而泰州港是2009年长三角地区货物吞吐量增长最快的港口。

“江苏各大港口去年4月以来的吞吐量反转,是国家及我省扩大内需政策显现的效果。”省交通厅有关人士分析指出,随着国家4万亿元投资拉动效应的显现,国内对工业原料需求不断升温,国内企业加大了相关产品进口力度。铁矿石、煤炭、原油等资源性大宗货物,也因此而成为我省港口“上量”的主要货种。

太仓港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徐卫强介绍,今年1月,港口的煤炭及制品吞吐量同比增长8.69%,主要为华能电厂、环保电厂及玖龙纸业企业生产自用;原油和化工原料同比分别增长48.55%、34.18%,有力保障了港区石化工业园区内企业的正常生产;木材同比增长34.44%,主要保障供应太仓木材加工区内企业生产所用;金属铁矿石同比增长5491.98%,保障了武汉钢铁集团的生产需要。

信号三:“进大于出”,昭示外需形势仍不容乐观

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,虽然各港口货物吞吐量不断放大,但细分结构,则存在着明显的“进大于出”现象。

研究相关图表可以看出,2009年全省港口每个月的外贸进口吞吐量同比增长均在50%左右,最高达到70%以上;而外贸出口吞吐量则分别仅有上年同期的60%左右。2010年开年后仍延续了这一趋势。以太仓港为例,今年1月,港口的货物进出口比例约为1.8:1。

当然,即便如此,外贸出口形势也在逐步好转。由于我国进口以资源性产品为主,多为散货运输,而出口的多是工业制成品,大多依靠集装箱运输,因此,集装箱吞吐量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的外贸出口情况。从整体来看,2009年江苏的港口集装箱运输经历了严峻考验,吞吐量直到6月才首次实现月度正增长,而全年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则为3.1%,明显低于全省港口吞吐量增幅。

种种复杂情形,加大了各界对外贸形势判断的难度。

不过,记者采访过的多位港航人士一致预期:今年港口景气会持续上升,但外贸出口很难恢复到2007年的高峰,毕竟,“依靠外需高速发展带来外贸量激增的年代已经不复存在”。

这一观点,在外贸界也得到了佐证――前不久,我省外贸专家就曾分析指出,目前外需回暖仍有不确定性,美、日、欧的失业率居高不下,不仅使其国内消费信心不足,而且贸易保护越来越盛。因此,今年我省外贸出口上升之路必将充满挑战。


版权所有: 中国锻压协会   京ICP备10006204号
技术支持:中国锻压网